English

大学语文的文化育人作用

2000-05-12 来源:光明日报 杨建波 我有话说

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统一。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既然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就必然有优劣良莠之分。我们今天说的人文,是指那引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优秀的人文文化是人文素质或人文精神的基础,也是维系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强的共性制约”、“过弱的人文陶冶”的弊端,至使“知书”不识“礼”、“高学历,低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高校大力加强人文教育,而“大学语文”无疑是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人文文化、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的重要课程。

“大学语文”文化育人的功能主要是靠挖掘教材的文化意蕴来实现的。语文离开具体的一篇篇教材,就无法进行教学。以往教材的基本功能、基本价值就是以它为范例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语文基础知识,教给他们如何谴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在“文以载道”的思想指导下,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讲写作背景、讲作者经历、讲文章内容,讲艺术特点,都仅仅只是在向学生传授某项具体的知识,在作某个个案与个例介绍、讲评,而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放在更广阔更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来审视、观照,没有立足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文化修养,没有教会学生认识分析同类的文学文化现象的方法,不能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掌握不住事物发展的规律,综合力、概括力、创造力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把教材仅仅作为一种传播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只看到它的知识性忽略了它的文学性、文化性,或只看到它的文学性、忽略了它的文化性,无疑都是对语文教材资源的极大浪费。优秀的语文教材是优秀文化的代表,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含量,不能充分挖掘它的文化意蕴,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至少丧失了一半。

从现代课程观念来看,课程不再仅仅是一门组织好了的学科,还应该是社会生活和历史经验的总和,课程的知识也不再仅仅只是专业性的,还应该包括与课程相关的其它知识。课程对学生的造就和影响不再仅仅来自教材本身,还来自由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共同组成的文化圈,来自由教材与教材相加产生的“格式塔质”。这就是说,对一门课程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就“大学语文”而言,超越教材很重要的一面即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意蕴,把教材放到阔大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去观照、审视、探讨。

“大学语文”的文化育人作用主要靠教材来实现,因此编一本好教材就十分必要了。“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并且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理工科学生不需要向中文系学生那样对语言文学知识了解得那么细、那么专、那么深,然而他们却需要掌握阅读、欣赏、表达的基本规律,需要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质,而学生这种需要恰与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统一的现代化人才培养大目标一致。用这种观点来审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就会发现它们大多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不适应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寻找新的更有利于在总体上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教材编写途径。

“大学语文”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也要靠大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和做“科技文化人”观念的树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理工科学生一般都很喜欢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学,他们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总是显得兴趣盎然,而且他们也深知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社会欢迎,在接受人文陶冶方面,他们比一般的文科学生具有更强烈的愿望,表现得更积极,更主动。这就为我们文化育人提供了讲台,为我们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统一的人才即科技文化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谓“科技文化人”是泛指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科技工作者,或者说是用优秀的人文文化武装起来的科学技术人才。描述得具体一点即:在生活中能展开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在工作上能联结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在视野上能沟通古今中外,能用人文知识、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事业。这是一种高素质人才的境界,没有哪一位学生不向往进入这样一种境界。搞教育的人都熟知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有要求,教学的成功就有了保障。但学生的兴趣、要求还没有变成自觉意识,“大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把兴趣、要求变为他们的自觉意识,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产生自觉的文化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把进入这种境界作为自己的追求、把做一个科技文化人做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